十九大以來,黨中央高度重視綠色發展,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,強調綠色的科學發展理念。加上隨著城市居民環保綠色觀念的增強和生活的水平提高,人們開始有意識也有條件為自己謀求更舒適、安全、便捷的生活環境,在各方面的推動下,新興的綠色物業應運而生。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謝家瑾同志在物業管理業內論壇中,就曾對綠色物業管理提出高度評價,表明綠色物業管理不僅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綠色未來的追求,更說明物業管理正逐步從單向管理邁向涉及到社會、經濟、綠色、環保的綜合管理。
然而,我國目前大部分物業仍停留在傳統(基礎型)的水平,僅負責的是安保、保修、繳費等基本的服務,局限性顯而易見,大部分物業僅能滿足基本的物業管理項目,沒有能力完善社區服務提高社區生活質量。很顯然,傳統物業已無法滿足現代小區管理的多維度需求,面臨著“物業準入門檻較低,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,意識不到位”的轉型難題。
那么傳統物業該如何“進階”為合格的綠色物業?文章以朗詩綠色物業為例,綠色物業都具有哪些主要的實踐特征。
1、堅持“以人為本”的服務理念
物業服務企業在為業主提供服務時,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、不同需求、不同年齡業主的個性化要求,體現出人性化服務,把親情式關懷送到家家戶戶,塑造具有現代文明特征的社區精神。
朗詩關心業主不同層次的需求,維護業主的切身利益,在小區環境的維護和建設中,融入人文思想和人性因素,一切以人的感受為主。業主家中設施出故障,一個電話就上門維修;安保工作細致到位,24小時為業主保家護航;為搭建更溫馨友好的鄰里關系,朗詩每年例行舉行多場聯誼活動,如端午、中秋、百家宴、9.1開學季等,大家歡聚一堂,和和美美的氛圍讓業主感受到了“不是親人、勝似親人”的溫暖。
2.實施“全生命周期”管理
運用管理學中全生命周期理論,將物業管理活動深入到前期調研、項目策劃、設計和規劃、施工和運行的各個階段,引入綠色物業管理的目標、流程、機制,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。
朗詩廣泛運用節能環保的系統,綜合利用可再生資源,如建立中水處理系統,或利用原有市政設施將雨水污水進行處理,變廢為寶,使中水、雨水、污水成為物業區域內的再生水資源,用于沖洗道路、澆灌綠地、沖洗汽車等;合理規劃平面和空間,增設兒童游樂區、業主聚會區;道路規劃合理,避免出現擁堵現象;安排好垃圾分類、舊衣回收等基礎環保工作;注重環境美化,小區綠化率高,干凈整潔......最終實現包括節約用地/水、合理規劃平面和空間、節水、節能和使用可再生能源、美化物業環境、具有良好的抗災能力等多項指標,在經濟、技術、自然等多方面符合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。
3.注重數據監測與分析
通過數據監測、對比、分析,用科學的方法、詳實的數據,不斷優化管理手段,提高服務水平。同時,建立完善的綠色節能運行數據庫,確保相關設施設備的順利運行,在優化中不斷螺旋式上升。
朗詩物業將通過實施數據采集與周期性數據分析,能夠及時掌握社區建筑物理性能與氣候環境之間的變化關系,也能提前預測建筑能耗的變化規律,以及設備設施工作的狀態。目前朗詩綠色物業也正打造基于BiM運維模型的朗詩綠色物業數字地圖,希望能通過更先進的監測與分析引擎,把綠色建筑運維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。
4. 提高社區便民度
便民,是綠色的另一個字眼。為此,朗詩全面推進線上線下商業化進程,線下開展社區商業門店探索,積極發展社區商業,以聚焦社區客群的需求、推廣本地化生活服務、解決小區居民在吃衣住行上的消費需求為目標,線上線下同步發力,提升商業價值的同時,也為業主提供了更便利快捷的居家生活。
朗詩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物業,將開啟全面的市場化和商業化,發展線上社區商業。為家居生活實現線上便利,不僅解決居民的實際需求,方便小區居民生活便利,還將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粘合度,同時致力于消費體驗的打造。突破社區商業密度瓶頸便是需要跳出行業固有成見,從社區居民的綜合需求出發,橫向不同需求,縱向不同時段,縱橫交錯就是社區的需求網格。
朗詩利用互聯網的優勢,足不出戶也能滿足業主日常所需。這既推動了朗詩商業化的進程,也意味著朗詩物業將便利業主吃衣住行的方方面面,將朗詩社區居民聯系得更緊密。
5..綠色意識引導
意識決定行動,綠色是一項全民事業。朗詩綠色物業作為健康生活的倡議者與組織者,從舉行全民健身活動,到與業主一起參與世界地球日、環境日、九九公益日等公益行動,都在有意識地提高小區居民的綠色生活意識。
從小區的綠色環保管理、以人為本的陽光服務、鄰里關系建設到社區商業化、帶頭做公益,綠色物業即意味著事無巨細,由此才可突破傳統物業“只提供基礎服務”的局限性。朗詩用十余年的時間,發揮作為綠色物業的榜樣作用,無疑是中國傳統物業轉型的方向。在這里,期待更多傳統物業能實現向綠色物業的進階,共同為城市居民打造綠色環保、安全省心、和諧有愛的小區生活!
原文來源:海峽都市報